为推进白银市呼吸医学科“医、教、研、防、管”能力提升,形成具有白银市特色的呼吸医学样板工程,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白银协同创新中心”。12月27日上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白银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授牌仪式暨慢阻肺规范化管理学术交流会在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召开。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名誉主任钟南山院士,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时悦分别作了视频讲话和线上致辞;白银市政府副市长王迟,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处项目负责人汪德海,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高振华分别致辞。白银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何刚主持开幕式。
白银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达春和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劲平教授、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关伟杰教授、广医一院国家呼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部主任王红玉教授、甘肃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主席刘晓菊教授等应邀出席,定西市、天水市卫生健康委及医疗机构有关负责人,白银市卫生健康系统相关负责人、医护人员代表参加会议。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名誉主任钟南山通过视频致辞,对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白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表示祝贺,并对白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出殷切希望。钟南山院士表示,期待除了对现有中晚期的慢阻肺的规范的管理以外,根据国家以健康为中心代替以治病为中心的大健康的战略的需求,关注慢阻肺的早诊早治。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但是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对慢阻肺的诊治就应该像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治一样,早期发现就早期干预,以防止患者病情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加重进入了中晚期。我们应该有这个超前的意识,在社区基层要推广肺功能的检测,发现早期的慢阻肺就早期干预。经过我们这几年的实践,能够使得我们国家的慢阻肺的防治工作前移,大大的减少慢阻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这个工作假如我们做到,我们就是在国际上首创的、超前的。
随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与白银市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郑劲平教授
与白银市卫生健康委达春和主任签署协议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关伟杰教授与
白银协同创新中心高振华院长签署协议
授牌仪式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劲平教授向大家介绍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白银协同中心工作任务。他指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联合清远市人民政府开展的呼吸慢病综合防治项目,联合厦门卫健委开展慢阻肺从早期到重度的全病程研究,创新与地区政府/卫健委部门合作开展区域性医疗中心引导的呼吸慢病综合管理模式,目前广医一院/呼研院的国家呼吸医学双中心已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而白银市在政府、卫健委的领导下,呼吸慢病防控体系已建立并积累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双方加强合作对我国呼吸疾病诊治防管等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期待合作成果向全国推广。
白银市卫生健康委达春和主任对白银市呼吸系统疾病防控进行介绍。他表示白银市自2017年开展实施慢阻肺筛查以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性文件,目前白银市已实现了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检查治疗设备配置全覆盖,并初步建立了慢阻肺疾病高危人群筛查标准路径。目前白银市共筛查慢阻肺高危人群44万人,肺功能检查5.6万人次,纳入规范管理0.4万人,每年完成25000例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
白银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市卫健委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将共同致力于白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三早”工作全面铺开、建成呼吸医学大数据平台、构建呼吸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培养骨干人才梯队、提升医疗智慧化、提高规范化临床试验水平,打造白银市呼吸慢病规范化诊疗数字模型,推动甘肃省慢阻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诊疗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慢阻肺病规范化诊疗能力,提高慢阻肺管理质量,推动白银市慢病管理工作的快速开展,当天下午召开慢阻肺规范化管理学术交流会。会议由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旭辉副院长和孙德兴副院长共同主持。
张清玲教授
小气道功能障碍与慢阻肺研究进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清玲教授带来《小气道功能障碍与慢阻肺研究进展》。张教授提出,①小气道结构功能改变影响慢阻肺发生发展,要重视小气道功能障碍伴随慢阻肺全病程;②小气道功能障碍也影响着慢阻肺患者症状,与肺功能及急性加重情况,与住院风险,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③吸入药物能否进入到小气道是影响慢阻肺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MMAD<2μm的超细颗粒更适合沉积在小气道。
刘晓菊教授
我国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分析及全程管理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晓菊教授作了《我国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分析及全程管理》的报告分享。刘教授表示,运用慢阻肺急性加重量化评估和识别工具,有助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早期识别,加强慢阻肺全程管理,规范慢阻肺诊疗行为,数字化的AI技术、远程可穿戴设备等应用,有助于早期识别及及时干预慢阻肺急性加重。
关伟杰教授
高质量临床研究的设计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关伟杰教授以《高质量临床研究的设计》为题,以临床研究课题实例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在临床研究的设计上如何做好“选题、破题、答题”,以严谨科学的设计促进临床研究质量的升华。
王红玉教授
中重度慢阻肺呼吸康复队列研究的启发
广医一院国家呼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部主任王红玉教授以《中重度慢阻肺呼吸康复队列研究的启发》为题,对呼吸领域科研项目的战略意义及协同创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厦门协同中心慢阻肺科研项目设计、建设目标,实践路径、建设任务、中长期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据了解,厦门市卫健委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深度合作,共同发起一系列针对慢阻肺疾病的全国多中心课题研究,覆盖慢阻肺从早期到重度的全病程研究,为建立具有厦门特色的慢阻肺规范化诊疗数字化管理路径提供科学广泛且有力的临床循证依据。厦门协同中心在慢阻肺管理上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能为白银协同创新中心即将开展”慢阻肺规范化管理及数字化诊疗项目”提供有益借鉴。
曾运祥教授
胸腔积液疑难病因的诊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曾运祥教授作了《胸腔积液疑难病因的诊断》的报告分享。
杜清碎主任
慢阻肺社区管理与康复工作分享
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杜清碎主任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厦门协同中心开展的中度到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规范化呼吸康复项目其社区在慢阻肺患者管理与康复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做法进行分享。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中心执行主任刘丽君主任作了《物联网在基层慢病中的应用》的报告分享。刘丽君主任谈及经过6年的慢阻肺建设管理工作,白银市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检查治疗设备配置全覆盖,基层心肺康复室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其中所是使用的物联网设备在肺功能检查上,不仅能让患者实时了解呼吸阻力变化、呼吸能力的情况,还鼓励患者继续进行训练。此外,所检测训练的数据能实时上传云端,大大方便了医生开展慢阻肺管理。
自2020年白银市启动以慢阻肺病为主的呼吸慢病规范化管理全市模式,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肺功能联合实验室-赛客(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提供物联网呼吸慢病康复管理解决方案,打造社区首诊、上下联动、双向转诊和康复回社区的“四步走”分级诊疗模式。目前赛客呼吸大数据平台网络已覆盖白银市两区三县,56家社区卫生院均纳入闭环管理,白银市使用赛客便携式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超2.2万人次。
据悉,白银协同创新中心将明年启动“白银市慢阻肺规范化管理及数字化诊疗项目”,打造具有白银特色的呼吸慢病康复管理模型和数字路径,推动全市慢阻肺规范化分级诊疗切实落地,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作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白银协同创新中心的技术支持单位,赛客将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结合白银市呼吸慢病管理实际,助力“白银市慢阻肺规范化管理及数字化诊疗项目”有序开展,建立特色白银的慢阻肺规范化诊疗数字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