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声乐界素有“谁懂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强调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气息是发声的核心动力,科学地用气,需要充分利用呼吸肌肉群,即膈肌和腹肌来控制呼与吸,从而呼吸训练则成为了歌唱的命门和原动力,没有良好的呼吸,就无法去谈论歌唱,学习正确的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的基石。
以下针对歌唱呼吸技巧,给出一套较为详尽的训练方法,打好正确的“呼吸”基础,才能谈论下一步的技术。
技巧一:横膈膜呼吸的“标准化”训练
横膈膜呼吸的基本原理是让横膈膜上下移动:吸气的时候,横膈膜收缩并向下移动,而胸部的肌肉收缩以使胸腔扩大。这些动作会扩充胸腔的容量,并将空气吸入肺部,使横膈膜尽可能地工作,让肺部扩张到最大限度,并最大限度的吸入空气。吸入的空气越多,歌唱的气息就越足,发声过程还需要通过横膈肌的控制保证气息的输出速度,让你的歌唱力更加持久。
吸气:采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将一只手放在腹部肚脐处,放松全身,先自然呼吸,然后吸气,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动。
呼气:腹部自然凹陷,向内朝脊柱方向收,胸部保持不动。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把所有废气从肺部呼出去,这样做时,横膈膜自然而然地升起。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横膈膜呼吸的关键: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
技巧二:练就正确气息发声
好听的声音,取决于跟发声有关的一切部位的正确运用,而这些部位正确运用的基础在于气息的运用,它直接影响着发声的正确与否。既然气息在发声的过程中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那么,怎样获得正确的气息呢?下面分享给大家具体操作方法。
默数练习:口腔自然打开时,把气息吸满,气息支点在横隔膜并有往外的感觉,再闭上双唇,口腔内有自然空间,舌尖自然顶着牙齿控制气息,心里默数1···2···3
进出气练习:有人把这比做“狗喘气”,这种练习呼吸动作要大,要打开喉咙,保持横膈膜的外张力,气息一进一出。练习时可先慢练,再由慢到快,每次练习要5至8分钟以上。
缓呼练习:吸满气,气息支点保持住,均匀地往外呼气,要缓呼,可从上、下牙齿之间出气,舌头顶住下颌牙,舌面放平。
技巧三:练就强大的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指单位时间内出入肺的气体量。一般指肺的动态气量,它反映肺的通气功能。肺通气量可分为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无效腔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等。长时间唱歌时人体代谢旺盛,对呼吸肌群的强度和灵活度以及呼吸流速的掌控要求较常人高,肺通气量也亟需提高以适应高代谢量。
据文献及研究表明,渐进阻荷吸气肌训练能有效增强膈肌肌力及耐力,提高人体肺通气量,是最有效的训练模式。在呼吸训练中,初始阈值压力大于 30%MIP~50%MIP 对于呼吸肌的改善更显著。
方法:根据自身体能情况,选择赛客呼吸训练器的手动或自动模式分别进行呼气和吸气训练。一开始训练时可选择级别较低的阻抗值,待训练一段时间呼吸耐力得到提升后再逐步加大阻抗。
手动模式:通过手动调节训练阻抗值,进行训练。建议在专业声乐人士指导后选择手动模式的训练难度,从自动模式1星开始训练。
自动模式:分为1~5星。初次使用时,可选用1星进行训练,后期可根据体能状况,将难度级别逐步提升。建议一般在坚持训练一周以上,才进行难度级别调整。
总言之,呼吸训练对声乐歌唱的益处毋庸置疑,正确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常年不辍,方能得到显著效果。
部分资料来源
百度文库
SO-E音乐课堂
声乐家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