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与肺炎竟是因果关系?一文解读如何避免双重危机!

栏目:呼吸科普 发布时间:2021-07-03

吃饭喝水,是人每天都必须做的事,几乎每个人都曾有喝水或吃饭不慎被呛的经历,但一般人都不太在意。殊不知,这看似寻常的小事,一旦发生在老人身上,就有可能酿成危及生命的大事。


年龄越大,吞咽不顺畅的老人越多


吞咽障碍是一种临床症状,普通人表现为喝水呛咳、进食费力。而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项功能的退化,常常会有心脑血管病变或者肿瘤等疾病的困扰,或者神经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等(如中风),以及患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等认知障碍疾病的老人,都可能发生吞咽障碍。

吞咽-吞咽障碍-吃饭-进食困难-呛咳-咳嗽-咳痰-吸入性肺炎-呼吸肌-呼吸机-冷刺激治疗-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唾液吞咽-进食体位管理-肺功能-肺功能检测仪-肺炎-通气 

调查数据表明,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吞咽障碍的概率是45%,80岁的老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75%。吞咽障碍由于影响到摄食和饮水,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例如营养不良,更严重的是引发误吸以及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即当水或食物误吸入气道或肺部,引起气道的堵塞和肺炎,危及生命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主任窦祖林教授指出:确实有老人家因喝水或吃饭呛咳导致气管堵塞,或反复吸入性肺炎而致猝死或死亡的案例!必须高度警惕。


如何判定所患肺炎与吞咽障碍有关


可以通过患者有无反复发热、以及反复的不明原因的肺炎、肺部CT显示两肺的下部肺炎,这些有可能就与吞咽障碍相关。这种患者应进行吞咽功能评定,把吞咽功能提高,肺炎发生几率也会明显减少。

 

如何判断老人是否存在吞咽障碍?


1.吃东西口味发生变化。

2.食物老是含在嘴里不下咽。

3.喝水或者吃饭常常发生呛咳。

4.经常发烧却查不出原因。这和吃东西吞咽功能不好,隐性误吸有关。

如果老人家出现以上症状,有可能存在吞咽障碍。

吞咽-吞咽障碍-吃饭-进食困难-呛咳-咳嗽-咳痰-吸入性肺炎-呼吸肌-呼吸机-冷刺激治疗-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唾液吞咽-进食体位管理-肺功能-肺功能检测仪-肺炎-通气

正确吞咽生理过程

唾液吞咽实验法

具体操作方法:让患者30秒钟内吞咽口水,60—70岁如果少于5次,80岁少于3次,则有可能存在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及时就医确诊。


吞咽-吞咽障碍-吃饭-进食困难-呛咳-咳嗽-咳痰-吸入性肺炎-呼吸肌-呼吸机-冷刺激治疗-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唾液吞咽-进食体位管理-肺功能-肺功能检测仪-肺炎-通气


如何改善老人吞咽障碍症状?


一、直接策略

1、进食体位管理


吞咽-吞咽障碍-吃饭-进食困难-呛咳-咳嗽-咳痰-吸入性肺炎-呼吸肌-呼吸机-冷刺激治疗-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唾液吞咽-进食体位管理-肺功能-肺功能检测仪-肺炎-通气


如患者为仰卧位应使其躯干上抬30度,头颈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减少鼻腔逆流的危险同时也减少误咽;如为坐位使其躯干前倾约20度,颈部稍向前屈曲,使舌骨肌张力增高,喉上抬,使食物易进入食道,防止误咽易诱发吞咽反射;进食时身体向健侧倾45度,使健侧咽部扩大便于食物进入。


2、冷刺激治疗

在吞咽前使用冷的喉镜触及前咽弓或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长时间地触碰、刺激前、后腭弓、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部,在上、下午各进行20次,使触发吞咽反射的区域变得敏感,有效强化吞咽反射,然后做空吞咽动作。在经口摄食前进行冷刺激治疗,即能提高食块知觉的敏感度又能通过刺激提高对摄食、吞咽的注意力,从而减少误咽。


3、调整食物形态

先确认患者吞咽能力,从米糊、鸡蛋羹、粥等糊状食物开始,逐渐增加烂饭、煮熟萝卜等固体物,选择密度均一、不太粘、不宜松散的爽滑食物;进液体时果汁比水好。


二、间接策略


没有正常的呼吸就不能正常的吞咽,吞咽患者中大多呼吸控制力差、呼吸与吞咽的协调性差、吞咽时声门闭锁能力差、排除异物的咳嗽力有效性下降。镜像情况是,呼吸功能不良患者的吞咽障碍危险性也较大。


因此,建立正确的口、鼻呼吸模式、锻炼呼吸肌,增强腹式呼吸及咳嗽咳痰力量尤为重要,有助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改善呼吸与吞咽协调模式,增强肺功能,防止肺不张和肺炎等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呼吸肌训练之缩唇呼吸

训练内容:放松体位下噘嘴,将气体缓慢均匀的从两唇之间吸入,维持三到五秒后,再将气体缓慢均匀得从两唇之间吹出。

 

2、呼吸肌训练之腹式呼吸

训练内容:取仰卧位屈髋屈膝,一手置于腹部,一手置于胸部,深吸气达最深处后维持3到5秒,后将气体均匀的从嘴巴吹出。


3、呼吸肌训练之器械训练

相关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使用呼吸训练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吞咽-吞咽障碍-吃饭-进食困难-呛咳-咳嗽-咳痰-吸入性肺炎-呼吸肌-呼吸机-冷刺激治疗-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训练器-唾液吞咽-进食体位管理-肺功能-肺功能检测仪-肺炎-通气


与传统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相比,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锻炼具有明确量化标准和直观视觉反馈的显著优点,充分发挥呼吸训练器的作用,能使患者真正受益于呼吸训练器的正确使用,最大程度防治肺部并发症。


4、咳嗽力量训练

主动咳嗽训练:进行有效咳嗽之前需要端坐,并缓慢的深呼吸,咳嗽的时候收缩腹部肌肉,停止咳嗽的时候需要将剩余的气体全部呼出,坚持训练有助于提高咳嗽的排痰效率,从而有利于改善肺通气,维护呼吸道通畅,减少反复感染,改善患者肺功能。


部分文稿来源

知网空间

家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