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前往海南过冬成为不少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阻肺、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患者的优选,时间一般是从11月到来年的2月。
很多人都知道秋冬季节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高发期,尤其是冬季,而海南的冬天气温和相对湿度适宜,空气质量好,能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这也是吸引慢阻肺患者前往海南过冬的原因。
现在进入了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那从海南过完冬或者是安稳度过冬天的慢阻肺患者是不是就能没有阻碍的顺利“过春”?
慢阻肺稳定期症状包含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胸闷等,但上述症状均较轻,或部分患者可无上述症状。
导致急性加重的常见因素包含受凉、上呼吸道和气管、支气管感染、稳定期治疗不规范或中断等。
虽说春季不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高发期,但慢阻肺急性加重在春季发生的概率也不小。主要是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替,天气无常,稍不注意保暖就会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因此要想顺利“过春”,减少急性加重的产生,重点是要做好慢阻肺稳定期的自我管理。
不少慢阻肺患者对急性加重的认识不足,在稳定期时感觉自己快好了,就开始放松警惕甚至不重视疾病的管理,导致急性加重产生。每一次急性加重,都会对肺造成永久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而慢阻肺稳定期需要做到“防治结合”,减轻当前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急性加重和死亡风险。
预防大于治疗,通过预防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的因素,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
(1)防感冒
春季气温多变,忽高忽低使得我们的调节系统不能跟上气温变化的节奏,容易受凉,一旦受凉人体免疫力就会出现下降,且春季万物复苏,正是各种致病菌繁殖活跃上的时期,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患者若再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无疑会加重慢阻肺的病情。因此在春季慢阻肺患者要多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避免着凉。
(2)防新冠
虽然目前很少听到新冠的消息,但新冠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据了解目前每天新增新冠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新冠感染会诱发慢阻肺急发,慢阻肺患者罹患新冠感染易发展为重症新冠,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因此慢阻肺患者要预防新冠感染,外出时佩戴好口罩,少到人群聚集的场所,降低被感染风险。
积极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重要方式,下面介绍几种慢阻肺稳定期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
慢阻肺稳定期进行药物治疗可以起到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健康状态与运动耐量。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其他药物。患者要谨遵医嘱,正确、规律的使用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自行增/减药剂量。
(2)呼吸肌训练
由于慢阻肺患者气道阻塞,气流受限,需克服的气道阻力增加,呼吸肌做功增加,长期以往会使呼吸肌疲劳,导致呼吸肌肌力和耐力下降。通过呼吸肌训练不仅能够锻炼呼吸肌,提高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患者疲劳、乏力和呼吸困难,提升运动耐量,还可预防和减少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原因造成的肺功能损害,减缓慢阻肺病程。
(3)排痰训练
慢阻肺患者存在气道的慢性炎症,气道分泌物较多,会出现痰液多,甚至是痰液黏稠难咳出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不能大意,分泌物过多积聚在气道内可能导致呼吸不畅,也容易助长细菌繁殖,诱发感染。
可以采用拍背排痰,多喝水保持气道的湿化促进痰液排出,也可以通过赛客小鲲呼吸训练器进行气道廓清治疗,让气道内的空气产生振荡,降低其黏弹性,促进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帮助痰液排出,使得呼吸道更为通畅。